close
    人的一生都要有一個目標,這件事應該從小學以後就開始被老師或父母要求要訂出來,小孩子哪懂甚麼,還不是依據大人給的價值觀去想出來的,現在的小孩的價值觀更是電視推銷的,長大以後,若有獨立思想,則可能還會再想想,否則恐怕要等到老年以後才會經由回憶或悔恨,做人生最後一次的檢驗了。

    朋友最近借我兩本書,[仍然不足夠]、[目標],都是一位以色列Dr. Eliyahu Goldratt寫的,以小說故事型態來闡述TOC (Theory Of Constraints、限制理論),[仍然不足夠]說得是一家ERP廠商提出系統對於客戶的實際貢獻的解決方案,[目標]則是一家瀕臨關閉的工廠的自救過程。

 

    看完這兩本書,想想,我自己的目標又是啥呢,依據書上的定義,只能有一個(但在看書之前我有十幾個),想許久,歸納之後,就是......自由

甚麼是自由呢? 可以有多種說法來解釋。

經濟,不會因為沒有工作而降低目前的生活品質。(這點非常難辦到,除了Bill Gates......)

感情(親情、友情、愛情),誠心付出,但不依賴別人的存在,也不依賴別人的喜惡而自我揚抑。(不是自私自利,不是孤芳自賞,不是唯我獨尊,而是肯定自己之後自信的表現)

工作,以自己成長為重點,找出其中的興趣,不因為公司或同事或薪資的好壞而去留。

信仰,找到一個心靈寄託,把自己無法掌控的事託付給祂,煩惱與壓力有了出口,心理自然健康,也擺脫了塵世束縛。(即使是無神論者,也應有解壓之道)

生活,安心自在,隨遇而安,慢慢的過活,無論小處宏觀都可快活,變更上班路線、變更食材、變更穿著......。

生命,永遠面對未來,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,不可能再改變,可以回顧警惕,但不需沉溺。雖然人生一路走來可以有無窮盡的變化選擇,但回望過去,你永遠只能走一條路,就是你所走過的路,沒有第二種選擇,不知道也沒有機會驗證如果你選另外一個選擇會如何,一旦選了,生命路程就改變,每分每秒生命都因為選擇而在微調,所以才要專注於未來。

雖然自由是目標,但必須是要在一定的限制內,就好像火車走在軌道上,作曲有旋律,文字有語法一般,道德倫理就是人生自由的規範。

以上,都是以自己為基礎,因為在整個生命旅程中,只有自己才是永遠的伴侶。

 

    今天逛工研書坊,看到蔣勳寫的書,關於美學,我就開始動腦筋,可不可以把[]也當作目標,以此類推,也可以有多種說法呢?......大家試試吧 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酪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